壹、3月份對外貿易持續擴增,惟受國際原物料大漲影響出超減少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頃依據財政部統計處於今(2008)年4月8日發布之3月份海關進出口貿易資料表示,我國3月單月份對外貿易總額達483.4億美元,較去(2007)年同月成長29.6,其中出口總值較上年同月增加22.8,為242.5億美元,進口總值亦較上年同月成長37.3,為240.8億美元,出進口值皆創歷年新高,出人意外,惟因進口成長受國際原物料激漲影響遠大於出口成長,致出超大幅衰退92.4,僅餘1.7億美元。
就產品面而言,3月份我國主要出口產品以精密儀器增加69.3表現最為亮麗,化學品亦56.5的成長。進口方面則受國際原物料大漲影響,致農工原料占進口比重由往年之7成左右激升至近8成,其中以原油進口大幅增加114.3最著,麥類、玉米、黃豆亦大幅揚升243.2、102.4、84.1。
貳、全球經濟成長趨緩、亞洲景氣仍續擴張
根據全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於本(2008)年3月發布最新預測指出,由於美國經濟成長面臨衰退危機,全球整體經濟發展將受影響而減緩,預估2008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1,較去年減少0.8。至2008年主要地區經濟成長預估如下:美國持續受到次級房貸問題影響,私人消費與企業支出持續緊縮,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據Fed前主席Greenspan預估已高達50以上,成長率將僅1.2,是2002年以來的新低。
歐元區則受強勢歐元、油價飆漲及主要出口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經濟成長率預估減緩至1.4,較去年減少1.2。日本方面,受日圓持續走強及美國經濟衰退影響,預估經濟成長僅為1.5。中國大陸在持續施行宏觀調控抑制經濟景氣過熱及通膨壓力下,預估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的11.4略減緩至9.9,仍延續高成長態勢。亞洲地區(日本除外),受惠於中、印經濟蓬勃發展及區域內貿易持續熱絡,經濟可望維持擴張,預估將成長7.2。
參、正視美國市場衰退問題,我宜加強避險並重啟拓銷機制
近來因美元匯率走貶,包括新台幣在內的各主要貨幣如日圓、歐元、韓元紛紛對美元強勁升值,貿易局預測亞洲高貿易順差國家匯率仍將面臨升值壓力並大幅縮減對美出超。惟美國仍然是亞洲各主要國家最重要之出口市場,佔各國出口比重均在1至2成間,且為亞洲擁有最多貿易盈餘地區。
亞洲以外,美國亦居歐盟第1大出口國,比重高達20.3,美國經濟衰退勢將影響亞洲各國對歐盟之出口,爰呼籲國內廠商在避險方面應依據本身經營需要,善加規劃利用銀行的遠期外匯避險;業者亦宜把握新台幣升值趨勢,配合貿易局2008年重點市場拓銷計劃(已擇定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土耳其、越南、俄羅斯、西班牙、巴西等10地區),積極開發美國以外其他國家之市場,藉分散出口地區達到匯率風險分散之目標。
在匯率政策方面,籲請央行宜正視我國出口競爭力,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幅度當以介於其他主要貨幣如歐元、日圓、韓元及人民幣兌美元之升幅間或以下為宜,固不能僅以控制通膨為考量。在加強出口拓銷方面,貿易局則將持續推動「加強出口拓銷方案」、執行「國際市場開發中心」、「輔導汽車零組件專業貿易商」等專案計畫以及推動「品牌台灣發展計畫」提升產業國際形象等措施以降低新台幣升值造成之衝擊。
至於美國市場部分,在美元貶值與經濟低迷之際,我們認為此乃重塑全球競爭版圖之契機,事實上,美國市場占我出口比重自1960年突破11以來歷經1984年48.8之最高峰後,又一路下滑至2007年13以及2008年1-3月只占11.9(附表1),美國由長年居我第1大出口市場逐年衰退至第3大,不旋踵間又要落居歐盟之後,吾人須正視此問題並力求改善,務以維持占出口比重1至2成間為宜。
貿易局已藉由2007年我出口至全球 HS4位碼前30大項產品(代表我出口競爭力最強產品)、我出口至美國 前30大項產品(代表我出口至美現況與競爭強項)暨美國自全球進口之前30大項產品(代表美國市場需求最殷產品),交互對照得出二極體、電晶體等9項我在美國值得拓銷之具體建議項目(附表2)。
貿易局發言人:徐副局長純芳
(辦公室電話:2397-7103;行動電話:0921427088)
|